作者:幼河 2004年1月5日
妻子每年回国探亲,次次回来都说北京市容变化很大,“哪儿都不认识了,哪都不认识了”。想起小的时候读老舍、梁实秋笔下的老北京,体会着他们对故乡的眷恋,印象深刻。想不到现在轮到我们了。日月如梭。
二十世纪五十、六十年代,北京虽然拆了四周的城墙,修建了些仿造前苏联的建筑等等,但城市没有质的变化,到哪儿也是胡同和四合院。我家在市中心的景山公园附近,儿时的我愿意在周末跑到里面玩。景山公园对儿童免费,孩子们常常笑著、喊着一股脑儿地从大门冲进去。少年宫里有个电力传动的机器人,工作人员在后面的房间里通过小窗户操作这个巨大、傻了巴叽的木头家伙。孩子们围过去可以提问,工作人员通过机器人的嘴尽可能地满足小家伙们的好奇。当然也有恶作剧,骂“操你妈”的。这时,机器人就说:“小弟弟,希望你做个文明人,以后不要骂人了。”景山有个儿童游乐场,玩天桥滑梯总有惊心动魄的感觉。滑梯很高,滑下来前要高高地走过一段独木桥。虽然两边有防护网,可站在桥上往下一看还是有点头晕目旋,感觉独木桥太高、太长!小姑娘常常就蹲在桥上不敢走了,哭了起来。可愿意逞能的坏小子们则故意跳到防护网上打滚,让所有的人都尖叫起来。我玩了一次又一次,乐此不疲。多少年后,我曾到景山里找那曾令我神往的天桥滑梯,看看它是否还像我小的时候那么高、那么长?结果儿童游乐场早就拆了。也好,让记忆永远美好下去,不然必会从大人的眼光看待童年的小把戏,因为那天桥滑梯肯定不会很高、很长。
爬到景山最高的亭子上真是心旷神怡。天有多蓝!空气有多清新!向西一望,能看见几十里以外的西山连绵起伏。往北一看,正对着鼓楼、钟楼,重重叠叠的四合院尽收眼底,郁郁葱葱的枣树伸展在一个个四合院上。当然还有南边故宫壮观的宫殿群,有着各种传说的、精巧的角楼,金黄、高7b光的琉璃瓦……那时的北京没有高层建筑,一群群戴着鸽哨的鸽子不时地在天空盘旋。“十一”、“五一”过节的晚上,我也会随着家人来到景山的亭子下看在天安门广场燃放的壮观礼花。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等待放花时天边绚丽的晚霞。那变幻的、逐渐沉入暮色的色彩令我浮想联翩……
四合院很早就会醒来。我总会被新闻联播的声音吵醒。爸爸起得很早,打开了家里唯一的电子管收音机,鸡窝里的公鸡也凑热闹地打鸣。隔着窗户一看,哎哟,邻居们的屋里都亮着灯。匆匆吃过早饭,我和院子里别的小夥伴背上破书包蹦跳着去上学。小学离家有两站路,大人们是从来不送孩子上下学的。是那时人们工作更紧张?或是社会比现在更安定?还是现在家长们太溺爱子女?不过话说回来了,每家都有好几个上学的孩子,大人送得过来吗?再说那时马路上也没那么多的车呀。嘿,一路上都是从四合院里奔出来上学的孩子们。
一路上都是在玩,我们会路过一个街道办的汽车修配厂,好像小作坊,每年都毫无变化,里面的职工永远是那么几个面孔。再往前走胡同里有个煤厂,锯烂木头的电锯拖着尖锐的声音嘶叫着,劈柴堆在有栅栏的院子里像小山。知道吗?那时北京的人们做饭、取暖都是烧煤炉。煤厂生意兴隆,每天昼夜连班地赶制煤球和蜂窝煤。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放着蜂窝煤和煤球。一到早上,升炉子的白烟便从各种各样的烟筒冒出来,在大街小巷上弥漫,成为一大景观。明白为什么煤厂的劈柴堆得像小山了吧。路上还有个酱油厂,常年散发着发酵的气味,隔三岔五会有大堆的豆渣倒在路边。郊区的马车赶过来拉回去当饲料。那些马驴骡子真让孩子们感兴趣,蹲在那儿看着发呆,再想起上学肯定要迟到了。对了,上学的路边都是老槐树,一到春夏,槐花的清香阵阵。然而,这一切都消失了,变成了北京市中心东西向的新干线--平安大道。当然,这是理所当然的必然。节奏缓慢的城市生活永远成为过去。
中午放学回来急急忙忙回家,因为肚子饿。用棒子面窝头、菜汤填着肚子,一边收音机里的评书联播。跟着再去上小组做家庭作业。剩下时间就是玩了。小小子、小丫头在一起玩儿时,有“跳间”、“拽包”、“木头人”、“滚铁环”等等。小姑娘在一起玩时有“跳皮筋”、“搬指儿”、“耍子儿”、“翻手”。男孩子凑到一块儿就“拍三角”、“弹球”、“打皮猴”、“抖空竹”、“抽陀螺”。是不是不明白怎么个玩法?也能解释清楚,但这里主要想告诉您,我们小的时候,孩子们总凑在一起在院子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,开心得要死。
傍晚大人们下班了。孩子们都在大门口等着他们的归来。爸爸到家常常拿出两分钱,我便飞跑到路口买份“北京晚报”,准备晚饭后细细地读。是呀,没有电视,更不会有计算机,晚上除了看报纸、看书还能干什么?晚上过了九点,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洗涮后睡觉了,马上睡得像小死猪一样。疯玩一个下午,确实累了,也十分的满足。
没有冰箱储藏食品,所以天天得买菜,顿顿要做饭;我因此学会了买菜、做饭。没有洗衣机,周末洗衣服真是个“大工程”,而且周末只是一天;孩子们帮助妈妈洗,冬天里妈妈的手冻得通红,我们的小手也红彤彤。深秋时节粮食店买白薯可真热闹,队伍排了有好几百人,粮食店空场上堆着的白薯像山一样。家家户户都买了大量的白薯,背着、扛着,用小车推着往家来,像蚂蚁搬家。菜站买冬储大白菜也是如此,人们都在四合院里挖了小小的菜窖,买回来的白菜晒几天后进小心翼翼地放进去。这就是一冬春的家常菜了。
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,十天半个月就会来一次寒流大降温。烤白薯在炉膛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,孩子们都缩在屋里趴在窗户上,听着窗外西北风“呜呜”地嘶叫,馋了就到外边的窗台上拿个冻柿子吃。黄黄的大柿子买来放在屋外的窗台上,摆上一溜,越冻越甜。吃起来里面都是冰碴,真凉呀。寒流卷着黄土高原的黄土染黄了天,六、七级大风要刮两、三天。终于,猛烈的西北风疲倦了,太阳出来了,你会发现天空无比的蓝。寒流过境大概算是洗刷天空。天空乾净了,地上是一层洗下来的黄土。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跑出来,每人拿着个冰车来到结着厚厚冰的湖上玩,绵帽子下一张张冻得红红的脸。妈妈们赶着好天把家里的被褥都拿出来晒、拍拍打打,晚上睡觉时一闻,“好香,好香!”
这些湖一到夏天便成了天然游泳场。放暑假的孩子们几乎每个下午都泡在水里戏闹,一个个晒得黝黑。捣蛋的小子们会从湖底捞上黑黑的稀泥,把自己完全涂成一个“黑人”,然后再一头扎进水里。游得累了,就拿着鱼杆钓鱼,运气好会钓到几条小鲫鱼。夜晚,暑气渐散,一家家人都拿着躺椅、小凳子,煽着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。院子的角落里飞着萤火虫,蝙蝠在院子上空飞来飞去,老人们讲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,孩子们望着银河数满天的繁星。流星不时地飞过划破夜空。
夏天里还有什么印象?四合院里飞舞着大群的蜻蜓,喳喳叫的燕子飞来飞去地忙着喂窝里的小燕子,柳树上的知了(蝉)、丝瓜架下挂的蝈蝈不停地鸣叫,不肯睡午觉的孩子们悄悄地聚在窗根下,商量着怎么干大人们不允□c的事情。
阳春三月,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纷纷在门前窗下种上丝瓜、扁豆、花花草草。头年秋天盘好埋在土里的葡萄藤也挖了出来,搭到架子上。树上抽出了嫩芽,种子顶出了泥土,大地渐渐染绿。燕子们会在房檐下用泥和草搭上很精巧的小窝。金秋十月,爬到房上的老窝瓜藤会留在屋顶上几个红黄相间的瓜,枣树上已晒红的脆枣果实累累。这时男孩子们会跑到城根儿的地方抓不少蛐蛐斗架。当心,千万不要被院子里闲逛的鸡们当点心吃了。
那时的雪好大呀。早上一推门,满地银白,一个惊喜,喊一嗓子“瑞雪兆丰年”,忙拿着扫帚出来扫。男女老少都出来了,扫完了院子又来到大街上铲雪。哈,人们都从一个个四合院里拿着工具走了出来。那天学校里闹翻天,课间休息,师生们互相追逐着打雪仗。积雪往往很长时间不化,房瓦上覆盖着白雪,房檐挂着长长的冰瘤子。几场雪后就到了春节,四下里“劈劈啪啪”鞭炮响。大年初一的上午,大人们都换上体面的衣服,在四合院里相互拜年。新的一年总让人寄托着希望。
听说过更早的北京吗?小的时候老人们讲,城西有个地方叫“百万坟”,是穷人们的坟场。“解放后”都平了,改建了居民区,便更名叫“百万庄”。还有条晴天尘土飞扬,雨天一片泥泞的“驴屎路”,铺成沥青马路后成了“礼士路”。有条胡同叫“劈柴胡同”,太难听,改成了“辟才胡同”。当然,大部份北京的地名没有变。我小时候住的那一带有锣鼓巷、北兵马司、棉花胡同、黑芝麻胡同、火药局、烟袋斜街、草厂胡同、钱粮胡同等等;再远一点有珠市大街、米市大街、菜市口、缸瓦市、贡院西街、国子槛、隆福寺……我成为一个老人的时候怎么和孙子辈的解释这些地名呢?会不会还有这些地名呀?胡同里的四合院在时代的脚步声中已渐渐消失了。你看我还真的挺怀旧,特别是在海外一晃过了十几年。
老北京在心底永远忘不掉。那个我从小长起,满是四合院的北京啊……